2017年,宝积山矿强力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竭力保障和维护了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回望这一年,我们不仅要将目光聚焦在生产原煤多少吨,掘进进尺多少米,隐患整改多少条,更要在回望中总结归纳经验与不足,在回望中提出有深度、可操作、能落实的意见建议。安全生产之难,难在克服承平日久所带来的思想麻痹。没有人不重视自己的生命,没有人希望事故的发生,事故却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不期而至。
宝积山矿副矿长张向阳:目前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大家都重视自己的生命了,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有章可循,按章操作开了。
大家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看惯了、干惯了、听惯了,要把“三惯”的这个事情,让工人改正了。
为了保障安全,2017年,宝积山矿将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列为重点。全年累计培训120期1320人次,平均一周至少有两期职工培训活动在进行,这样密集的培训活动效果如何?内容是否能够约束职工在岗位中的规范操作?
宝积山矿综放队生产班班长吴顺想:对职工参加学习培训的内容,要丰富些,还要实用些,一个是安全方面的,一个是技能方面的,这些方面要多加强些。
宝积山矿副矿长张向阳:我觉得到以后安全方面应当突出,你干这个工作,把你最基本的岗位操作流程和你工作中的注意点你清楚就对了,再不要让大家一天学的好像和理论方面和这个(工作上)没关系。
安全意识要通过责任感体现,安全责任要靠执行力落实。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明确自己的这块田到底有哪些职责,只有明晰化、明细化了各自的岗位职责、部门责任,才能在执行中,清晰有力地贯彻下去。
宝积山矿副矿长张向阳:我觉得责任方面好多人在制度和责任方面打的是擦边球,或者模糊。因为不清楚,导致现在执行力不行。好多部门,存在相互推诿扯皮。我觉得到这一方面逐步把它明细化,不明细化,导致现在执行的时候大家说这是另一个部门的,我可以不管,不执行的时候,好像和它有牵扯。
宝积山矿安检部部长乔国民: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一个主体责任,你岗位的主体责任就是你岗位上的,你连队也有主体责任,部室也有,各部门、各级人员都应该把责任靠实,单方面靠监管,这是一个比较被动的管理(方式)。
安全管理不仅要权责明晰,更要规范化、制度化,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让安全监管有法可依,让行为规范有章可循。
宝积山矿安检部部长乔国民:但是制度的制定要结合矿井的实际,不能说一成不变,要结合矿井马上面临的新的形势,更适应于咱们矿井2018年的各项工作。有些制度,像咱们目前执行的有些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力度太大,力度太大, 反而造成队伍思想上由波动,考核的矛盾确实在这个地方。
争取制度的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大家都知道这个制度针对是这些,在操作过程中更方便。像以前,比如说你制定这一项制度的时候,当这一制度签发下去后,只有制定的人知道,制定的部室知道,牵扯的部门知道有这么一项制度,但是在咱们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人是模棱两可的状态,都很不清。
制度的落地生根,不仅要靠硬的手段,还要让职工能够真正地接纳它,让制度既有刚性和韧劲,还有贴合实际的柔性和人性化。那么制度的制定就不能上热、中温、下冷,更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
宝积山矿副矿长张向阳:我觉得制度这一方面要把它健全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每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你的主体责任是什么?你的岗位上应该把什么责任尽到,现在要把这个明细化。
2008年开始,白国周班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经过了八九年,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提倡白国周班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它好,好为什么我们把它没有执行下去?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对于真正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很可能有一个阶段性的爱好,或一个阶段性就放弃了,不能把它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水滴石穿的劲我们没有真正地落实。
常言“祸患常积于忽微”,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我们不缺隐患排查的体制机制,我们不缺排查隐患的力度与决心,但是为什么隐患还是伴随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
宝积山矿副矿长张向阳:在双重管理中,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个就是咱们经常提的,但是经常提的过程中,到了执行的(时候),每个人都不理解。特别咱们说隐患排查,从个人、班组、到队、到部室、到矿,实际形成了五级的(隐患排查治理),那么现在最关键的是啥,就是每个人如何排查你的隐患是哪里。
宝积山矿安检部部长乔国民:咱们的作业人员每天都是在作业现场,是最直接的一个操作者,更能发现这些问题,我知道我的岗位上有哪些问题,比如说我操作这个设备,这个设备到底有没有问题,岗位人员最清楚。整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下而上,咱们说隐患排查的这一块,你光说靠部室的检查,监督,其实队上的工作就显得有些被动。
宝积山矿综放队生产班班长吴顺想:干这个工作最起码你要清楚你要干啥来,预防的危险源在啥地方,安全上该注意的重点在啥地方。
自上而下是被动的接受,自下而上缺是主动地作为。在隐患排查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自上而下这种硬手段,更需要自下而上的自主治理。让安全与生产,在相互协调中前行,让监管与被监管,在协调理解中统一。
宝积山矿综放对队长杨存明:管理措施应该是到位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做为一线队伍的管理者,手指口述给工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虚化的东西,就是走过场。在落实和现场落实的程度上还是不那么太到位。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现场的隐患排查和矿上的安全管理和生产总觉得有一个问题,就有有些教条化,像落实有些班前的一些措施,再一个班前人员的组织这些。确实有一些太(不到位),造成这段时间工序有些浪费,这个在工作当中,在工人当中影响还是有些大,
宝积山矿安检员杨润喜:班组与队上,下去主要是以生产,有时候就把安全放在了生产的后面了,但我们下去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有时候就发生矛盾、碰撞,但是必须要说服教育,要有理有节地说,咱们有措施。开始你觉得被动,慢慢地就习惯,后面自己就自觉地按照这个流程执行。这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我们不缺制度,不缺隐患排查整改的决心与力度,但是在各项制度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觉得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说是隔靴搔痒,治而不改,改而不除。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影响了制度制定的初衷,也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呈现出了上热、中温、下冷的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受职工整体素质所限,更是因为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操作环境。“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在“讲政治、按制度、重责任、严管理”和文化引领当中,制度是贯穿于实际工作中的首要保障,职工思想的麻痹大意固然是事故发生最可怕的苗头,而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更是最危险的隐患,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2018,我们在回望与坚守中前行,让制度更接地气,让职工操作行为更加规范,让安全规程执行更加有力,在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中,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