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热爱靖煤 共创未来-k8体育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热爱靖煤 共创未来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09-15 15:37    1222次浏览   

  前言: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为大力宣传抗战英烈们所追寻和展示的中国梦、中国精神,深切缅怀抗战先烈,激励11万靖煤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靖煤、实现企业转型发展而团结奋斗,本报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热爱靖煤 共创未来”为主题开辟专栏,纪念这一神圣、伟大而有意义的日子。
退休老职工眼里的矿山新变化
孔亚玲

  张立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建设时来到靖远矿区的。忆起刚建矿时的井下生产条件他说:“那时候,井下生产巷道既窄又低,行走都直不起腰来,甚至还要摘掉矿灯爬到工作面。工作面也是木棚支护,不像现在的锚网支护和照明灯,既宽敞又明亮。原来采煤是炮采,靠人工攉煤,产量低,劳动强度也大,最主要的是安全没保障。”

  “现在,咱们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矿上的安全管理既有制度保证,也有落实力度,职工的安全意识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井下也基本实现了‘零死亡’,令人欣慰。”

  钦作来今年75岁,是红会一矿的退休工人,他见证了建矿以来矿山环境面貌变化的全过程。

  “刚参加工作时,矿井刚建成,配套设施都不完善,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升井后职工只能在家洗。遇到刮风天气,满天都是煤灰、沙尘。住的还都是土坯房、地窝子。”说起以往,钦作来十分感慨。

  谈起现在,钦作来显得很激动,他说:“经过多年发展,我们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浴池已是煤矿的标配。住宅小区整洁有序,煤矿‘脏乱差’的帽子早已摘掉,夏天出门散步到处都郁郁葱葱,看着心情就很舒畅。”

  从戈壁荒滩到现代化矿井,从原始劳作到机械化开采,从单一产煤到多业并举,几代靖煤人励精图治,创造出了“煤矿可以不死人”的神话。今天,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靖煤人将继续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为企业渡危求进做出积极贡献。

“姬三龙精神”在矿区闪光
朱振北

  1972年4月15日早晨,姬三龙像往常一样迎着朝阳去上班。十时许,反斜井口自动摘钩器突然失灵,五辆满载煤的矿车像脱缰的野马带着巨大的惯性向前冲出,拖绳架马上会被拉倒,机器设备可能损坏,眼看就要造成停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姬三龙挺身而出,跃上矿车,强行摘钩,不料一只脚被矿车砸伤了。这时只要他一撒手仰身倒下,就可以免除个人生命危险。但是,正在前面作业的十几名兄弟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他忍着剧痛,一只手牢牢扳住车沿,一只手再次摘钩,钩没有摘下,眼看一场重大的事故瞬间就要发生,姬三龙往前一跃横扑在铁轨上,用身体阻挡了五辆矿车的冲闯前进,兄弟脱险了,国家财产避免了损失,但姬三龙却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姬三龙的事迹报道后,矿区将“姬三龙精神”树立为“五种精神”之一。

  “学英雄见行动,运输线上炼红心”。这是姬三龙分队全体职工的共同誓言,也是姬三龙精神的具体体现。在矿井夺煤大战的日日夜夜,姬三龙坚守工作岗位,从不叫苦。他曾说“抓生产,当尖兵,有了条件拼命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干”。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分队总是能扭转被动局面,转不利为有利,完成一次次竞赛目标。

  “背起节约箱,疲劳全忘光,废道钉、螺丝帽,日积月累装满仓”。姬三龙在工作之余,一个螺丝钉、一颗废道钉都不放过,一块劈柴、一节废坑木也要节约。在他的带领下,人人办起“战备仓”,个个背起“节约箱“,一年来他们回收废钢铁13吨,废坑木、废木料无数。

  姬三龙虽然为祖国的煤炭事业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靖煤人,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老王和他妻
魁俊梅

  要问我身边最令我尊敬的人是谁?那就是老王。

  要说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最令我佩服的人是谁?那就是老王的妻子。

  老王是湖南人,来矿30多年了。30年前他与妻子相识结婚,就此,过起了两地分居的日子。一年只能请一个月的探亲假回去团聚一次。若遇到单位有事,还是妻子不远千里赶来住上一半个月,几十年如一日,妻子从没对他抱怨过。

  老王对人宽容随和,对工作却极其严格认真。2003年,大水头矿井下东103工作面发生特大火灾,身为通灭部部长的老王身先士卒,一直坚守在一线。刚好那几天妻子来看他,可他根本没有时间回家一趟。

  有天,老王夜班,到了第二天中午还没有回来,打电话也不接,妻子心急如焚,听人说老王还在井下,就到井口等。直到夕阳西下,才看到老王浑身沾满泥浆最后一个升井上来,妻子失声痛哭,说从来不知老王是这样上班的。而这一次的团聚,她连人也没见着几面就回了湖南。

  历时四个多月,东103工作面火灾终于得到控制。老王赶紧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远在老家的妻子,妻子在电话那头呼出一口气说“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老王听了既温暖又有点儿心酸。

  老王的妻子第一次来我家时,我问她:“嫂子,你们分开这么多年,从来没感到委屈和难过吗?”“有,怎么能没有?”她想了想很认真地说,“结婚时,连蜜月都没过完他就走了,女儿出生时他只呆了一个月又走了。我有时也很生气,不过,一想他的工作比我还苦还累,就理解他了……”两地分居几十年,若没有真挚深沉的感情和彼此的理解体谅,又岂能坚守于无尽的孤独和寂寞中呢?

  我不由为老王和他妻竖起了大拇指,像这样的夫妻在矿区还有很多,正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才有了矿区今日的发展。

再寻金色足迹
杨 军

  听长辈们说,50多年前的矿山,是建在山窝窝里的矿,而在这荒凉的大地上,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矿山开拓者。他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抒写了靖煤人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 他们背井离乡,怀揣梦想与激情,为矿区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经过几代靖煤人的不懈努力,一座现代化新型煤城拔地而起。

  他们勤俭节约,爱矿如家。他们知难而上,勇挑重担。在煤矿开采技术还不成熟,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他们毫不退却,迎难而上,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换来企业的发展进步。他们大概早已忘记是矿山哺育了他们,还是他们滋养了矿山,而他们唯一可以笃定地拍着胸膛自信地说的是,直到走入矿山,生命才开始泛出了绿意。一台台机器,一颗颗螺钉,一双双粗糙的大手,一张张沾满煤尘的脸庞,他们开掘了生命的源泉,为千万家送去了光和热。

  当我们看到青春的梦想,像种子一样,在每一次耕耘中绽放,在我们健硕的骨骼中发芽,然后,蓬勃成一片灿烂的希望;当我们看到一座座厂房,一台台机器,一个个奇迹,载着我们奋斗的号子拔地而起,一次次成功的欢笑,在我们淋漓的汗水中尽情泼洒;当飞扬的汗水醮着千万人的期待自一个不息的梦境中片片滴落时,一段历史,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前,我们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作为新一代靖煤人,我们理应继承老一辈靖煤人知难而上,勇挑重担的优良传统,主动出击,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迎来“春天”。

一个老兵的档案
郭 琳

  姓名:李金双

  出生日期:1927年11月

  籍贯:山西交口

  战斗经历:1943年10月(16岁),阎锡山部抓壮丁,进入国民革命军23军第47师2团六连当传令兵,先后转战山西隰县、灵石等地抗日;1945年10月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晋东南时整建制被俘,加入八路军,隶属二野三纵队八旅二十三团;1947年12月在大别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平汉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云南、贵州、四川的战役;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志愿军卫生部训练班外科系学习后赴朝鲜战场;1958年6月返回祖国被授予解放勋章。档案最后一页记载的日期是1987年5月,离休,迄今28年。

  这本档案安静地躺在总医院档案室的一个角落里,我本想在采访前做个简单的了解,但一翻开,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泛黄的纸张,整齐的小楷,硕大的军印,记载着一个老兵23年的荣誉。

  在档案里,我还看到一份组织鉴定,1979年,李金双老人将自己的儿子送去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我无法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老人戎马一生,亲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却在52岁时,将自己的儿子送去老山前线,也许艾青的一句诗适合表述这样的感情: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李金双1966年由16军32师95团转业到原靖远矿务局大水头医院,1966年7月任副院长后,积极参与医院建设;1969年12月,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市月坛医院、北京中苏友好医院、北京市西城区等医院的部分高级专家、医护骨干和管理、工勤人员80余人,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总医院,李金双积极协调,帮助北京专家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各种困难;1978年他负责筹备红会分院,1980年3月分院建成,任红会分院院长。

  此刻阳光倾泻在桌面上,驱散了档案里战争背景的寒意,只留下岁月的痕迹,它们无声地述说着历史,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战火硝烟。而李金双老人的晚年生活平静而幸福。

  供稿:靖煤集团公司k8凯发的文化建设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