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深处大写意——记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红会四矿综放队队长周奋明-k8体育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煤海深处大写意——记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红会四矿综放队队长周奋明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2-07 15:03    455次浏览   

  近日,得知红会四矿综放队队长周奋明刚刚获得2012年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我几次打电话到队上联系要采访他,值班人员总是说“周队在井下”。直到周五全矿干部集中学习时,总算见到了他。

  或许是过多地濡染了煤的灵性和本质,48岁的周奋明像煤炭一样,外表朴实、沉稳内敛。1985年,周奋明带着对矿山的期盼,带着改变人生的憧憬,走出通渭的大山,来到红会四矿,成为一名煤矿工人,一干就是27年,他从一名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矿井的生产骨干、行家里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他说,他熟悉井下的每一个角落,闭着眼睛,双脚都能丈量出井下每一条巷道的长度,伸出双手,就触摸到了煤层的温度。他始终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叫苦,毫无怨言,他以其过人的胆识、开拓创新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带领综放队全体职工,涉过了一道道急流和险滩,勾勒出一个个属于这个集体也属于他个人的闪光点。

  闪光点一:月下井48次

  2009年,综放队回采的4708工作面遇到了建队以来前所未有的长距离、大倾角仰采,平均坡度达到38度,地质构造复杂,顶板破碎,煤壁片帮严重,支护困难,直接威胁到职工的人身安全。作为队长,周奋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现场多次论证,采取了工作面采前进行煤壁、顶板打注超前锚杆支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个工作日,他在倾斜140米长的工作面上来回跑几十次,甚至几十个小时坚守在工作面,192天奋战在第一线,终于使工作面安全走出困境,而他本人也创造了一个月下井48次的最高纪录。

  闪光点二:连续9年无重伤以上事故

  对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周奋明自有一套独到的见解和严格的管理办法。他说:“井下工作与自然灾害做斗争,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防事故如防敌人,啥时候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坚持按章操作、按标准作业,他坚持每天班中巡回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防患于未然。综放队也因此实现了连续9年多未出现重伤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平稳发展。

  闪光点三:小项目创造效益300万元

  周奋明虽没有过高的文化程度,但对于科技创新,他潜心钻研,加上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使得他在创新创效上成绩斐然。2007年5月,他积极组织实施对工作面回采末期剩余煤量的回收技术攻关,经过一年的技术论证,完成了对dsp―1000/160皮带机适应能力的技术改造,使工作面在原设计停采线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37.5米,获得2008年甘肃省qc成果创新技术进步一等奖。他组织完成的4707综放工作面回采末期《缩短szz-730/160转载机,提高资源回采率》回采技术项目,使工作面推进到距皮带机头卸载处仅6米位置,多采煤量1.4万多吨,创造价值300余万元。

  闪光点四:20年捐款16600元

  在许多人眼里,周奋明是一个实在又有些木讷的人。但对于工作他毫不含糊,2008年2月,他为了不影响4708工作面过断层,甚至没有去见病危父亲的最后一面,留下了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生活中,他是职工的好领导,是工友的老大哥,哪个职工有困难,他都解囊相助。20多年来,他先后给100多个困难职工捐助16600余元。 

  平凡的工作孕育着伟大的成果,伟大的业绩来源于平凡的工作。20多年来,这些点点滴滴的闪光点凝聚在一起,在千米井下、煤海深处,用激情写意出一个煤炭般质朴的汉子,也折射出他稳重踏实、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乐于助人、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红会四矿 张小娟)

  供稿:靖煤集团公司k8凯发的文化建设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