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工作中,素有“井下一线”和“地面一线”的说法。“井下一线”,我们知道是指在千米井巷挥汗如雨的“采光”人。而在地面,也活跃着一支与“乌金”有着“亲密”接触的队伍,由于她们劳动量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从而被称为“地面一线”,红会一矿选煤队就是其中之一。
红会一矿选煤队现有职工191人,其中女职工就有118人,可谓一支“娘子军”。多年来,该队紧紧围绕全矿煤炭销售和安全生产中心工作,连续多年完成或超额完成矿下达的煤炭销售任务和各项经济指标,多次受到表彰奖励。该队生产三班拣矸组于2012年被甘肃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奖章”。今年,红会一矿选煤队又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成绩的取得,绝非机缘巧合,靠的是有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善打硬仗、团结协作的职工队伍。
“黑脸班长”芦忠孝
黑脸班长,这是红会一矿选煤队职工对班长芦忠孝的称呼。说起芦班长的肤色,其实一点也不黑,但要说起“黑脸”的缘由,就得从安全说起。
40岁出头的芦忠孝在选煤队工作了近20年。他常说:“要想安全好,首先要做好隐患排查工作,而人又是第一要素,所有事都要从人抓起。”为此,他在职工培训上狠下功夫,严抓职工作业行为,对“三违”人员严厉制止,绝不姑息,不讲情面。说他是“黑脸班长”,还源于他工作扎实,哪里有急活难活,他就出现在哪里,且常常弄得满脸煤灰。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上班班长询问生产情况,煤质如何,筛分咋样,设备运转情况,还有车皮状况等等,从而进行科学合理分工。上岗后,他立刻根据了解的情况奔赴重点岗位,清仓、处理堵眼,一边疏通各个作业环节,一边仔细检查各岗位危险源现场辨识情况,排查现场隐患,一圈下来,身上、脸上都是煤泥。
“知心大姐”张萍
说起张萍,红会一矿选煤队的职工人人称赞。在选煤队工作已有20个年头的张萍,不仅工作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而且她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同事有困难,她总会主动关心帮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知心大姐”。2012年以来,随着集团解决了一批1-4级工残零就业家庭子女的安置问题,选煤队分来一批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她们刚开始工作时,很不适应,晕皮带,呕吐,为了减轻她们的眩晕症状,张萍上班总会带些酸酸甜甜的小糖果分发给大家,像一位“大姐姐”一样关心照顾她们,帮她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解决了晕皮带的问题后,又有了新问题,她们总是分辨不出煤和油矸石,油矸石全被混在煤里,严重影响了煤炭质量。为了让她们尽快掌握技术,张萍耐心细致地给她们讲解油矸石的颜色,怎样区分重量,怎样一眼就能辨别出油矸石,并一遍遍地给大家做示范,直到她们熟练掌握拣选技术,个个练成“火眼金睛”。
“不服输”的王晓霞
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总是留着整齐的刘海,扎一个马尾辫,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高中生,这就是“90”后的王晓霞。她是集团解决的第一批1-4级工残零就业家庭子女,她嘴里长挂着一句话: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刚上班时,许多与她一起参加工作的人晕皮带严重到上不了班,可天生倔脾气的小王就是不服输。晕皮带,呕吐,吐了一次、两次、三次,可她就是不休息,直至彻底克服了晕皮带。选煤队工作辛苦,尤其在寒冬装车,更是一件苦差事。冬天,为了防止冻车现象发生,装车前要对车皮喷洒防冻液,而每次喷洒防冻液都要站在轨道边,握着喷头足足站半个多小时。站台上寒风剌骨,站久了腰腿酸麻,脸手都冻僵了。防冻液喷撒结束后,才能按动电钮放煤,可是戴着手套无法按动电钮,只能脱掉手套操作,每次按上不一会儿,手指僵硬,不听使唤,可为了确保运出的每一列车皮都安全放心,她从不叫苦喊累。每天8小时,每一趟车,每一环节,每一个步骤她都认真完成。
在红会一矿选煤队,还有很多像“黑脸班长”芦忠孝、“知心大姐”张萍、“不服输”的王晓霞一样的拣矸工,她们的想法都很单纯:只为把好最后一道煤质关。
供稿:靖煤集团公司k8凯发的文化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