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集团公司“六大战略”,2016年集团公司确定为“强安度危年”。现将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筑牢“红线意识”,增强底线思维,坚定“零死亡”目标不动摇,贯穿“安全行为规范”一条主线,突出煤矿、电力、化工重点,遵循超前防控、过程管控、严格追责原则,狠抓瓦斯管理、矿压防范、水害治理、机电运输难点,开展零星岗位、小窑灾害、基建施工、民爆物品、储煤场地整治,发挥安全管理“六大责任体系”效用,坚决防范和有效遏制事故,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发展,为集团公司度危求进、逆势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井下生产施工“零死亡”;地面施工作业零重伤;化工生产杜绝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电力生产杜绝较大以上设备、电力事故;商贸物流、宾馆杜绝火灾事故;杜绝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达到规划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靠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1.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落实安全情况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公示规定,配齐安全管理机构,配强专业人员,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牢固树立“企业越困难越要抓好安全,抓不好安全会更困难”的意识,必须坚定安全理念不变,安全信心不降,安全力度不减。
2.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按照“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执行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管理办法,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矿领导(经理层)带班下井和参加班前会等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职能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安监部门综合监管责任。持续推进安全管理“六大责任体系”建设,创新安全教培、技术保障、群监网、青监岗、家属协管等工作。
3.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集团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实际,及时制定或修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坚持把规程措施、标准规范和集团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开展安全效能监察、督查等工作,对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切合实际、产生实效。抓好“十三五”安全生产规划的贯彻实施,保证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有序推进。
4.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理,宣贯落实《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煤矿安全“双七条”,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和行业管理要求,切实做到依法依规生产、诚信安全。实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全体干部职工做出承诺,全体干部职工要向单位做出承诺。各单位要建立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及时公布安全生产“黑名单”,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做到奖励诚信、惩戒失信。增强全员安全自律自控意识,做到慎独、慎行,切实把“规定动作”做到位、不走样。
5.切实加大安全生产考核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牢固树立红线、法纪、风险、责任、规矩“五种意识”,对履职不到位的单位、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追究。坚持安全先于一切、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坚持集团公司“四个一律”原则(对不重视安全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重用;对发生安全事故者,一律给予经济处罚和组织处理;对隐瞒事故者,一律给予查处;对没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工程,一律不得开工),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为薪酬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落实“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严肃追查处理各类事故。生产施工作业发生死亡事故,根据事故性质和责任,对事故单位和集团相关部门的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降职、免职、降职调离原岗位等),并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环保责任书)、工作任务目标考核责任书严格考核。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加强风险预控管理,提升预防治本能力
6.大力规范全员安全行为。把规范全员安全行为当作一项长期性工作常抓不懈,加大督导检查、考核奖惩力度,严格执行全员安全行为规范标准和岗位操作标准流程,确保每个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标准流程和存在的风险,做到岗位标准流程与岗位危险源辨识防控相结合,并严格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严格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管理规范、作业规范、行为规范。实行危险源辨识防控卡、岗位安全应知应会卡管理,提高全员安全自保互保联保能力。
7.全面推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坚持“以预为先、以防为主、以控为要、防治结合”原则,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做到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的超前评估、超前分析、超前预警、超前防控。坚持矿(公司)、部室系统危险源辨识管控,区队、班组重点工序危险源辨识管控,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管控“三级”危险源辨识管控和岗位安全确认,落实安全风险预判分析例会等制度,对矿井、专业、系统等开展安全程度评估,做到“一工程、一措施、一辨识、一评估,无评估不开工”。
8.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对象从事故转变为隐患,管理时段从事后转变为事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责任,健全自查、上报、治理、复查和销号全过程闭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隐患排查信息系统,实现主动排查隐患、限期治理、跟踪复查隐患的常态化、规范化,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定期统计分析安全隐患问题,剖析隐患成因,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做到隐患治理不到位不放过、隐患成因不剖析不放过、效果评价不合格不放过。
9.有效遏制“三违”现象。发动全员反“三违”,建立“三违”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三违”举报箱。采取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防止“三违”发生,定期统计分析“三违”行为,剖析“三违”成因,针对“三违”具体情况,制定整治措施,纠正重复性违章和习惯性违章。采取帮教、警示、处罚等多种措施治理“三违”现象,并实行“三违”行为连带责任管理。健全“三违”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将“三违”与薪酬分配、技能评定等挂钩,使员工不敢违章、不愿违章、不想违章、自觉遵章。
(三)扎实推进基础管理,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10.强化安全基层基础基本功。着眼于增强基层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抓好区队、班组建设。严格区队长、班组长考核、选拔、任用,加大区队长、班组长管理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推行区队、班组安全自主、动态管理,实现区队自主、班组自治和个人自律管理。持续开展“两法一创建”和星级班组评选活动,实行安全指标、生产任务、质量标准化、隐患排查等要素量化考核。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通过高质量的培训教育打造高素质的本质安全型干部职工队伍,采取治理整顿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实现“人、机、环、管”等因素最优组合。着眼于干部职工“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采取知识技能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激励等手段,引导督促全员学习安全生产技术,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提高职工队伍基本功底和管理人员专业功力。
11.创新安全培训教育。树立“无证上岗就是隐患”、“培训不到位也是隐患”理念,坚持教考分离,加大对新聘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一线操作人员、调整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抓好“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创新“21 1 3”全员培训模式,依托技工学校国家级实训基地,加大各岗位工种实际操作培训力度,做到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现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坚持开展“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和“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讲、每季一考、每年一评”等培训活动。注重员工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学教育,试行以“目标定向、情境体验、心理疏导、规程对标、心智重塑、现场践行、综合评审”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心智模式培训法。坚持“变招工为招生、先进校后入企、先培训后上岗”用工模式,落实传帮带、师徒合同制度,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技能鉴定等工作。落实“四个对待”(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将典型事故案例制作成视频或动漫教育片,持续开展事故案例教育。
12.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把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当作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常态化工作,严格对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煤矿、电力、化工等行业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细考核,以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促进标准化,以岗位达标、工程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总要求,采用“细化标准、规范操作、静态检查、动态验收、严格考核”等方式,把标准化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场所,构建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实施分类指导,突出典型引路,着力打造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带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向纵深发展。
13.加强环保管理。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原则,提高全员环保节能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加强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对环保设施及自动监控设施运行、危险废物处置等自查力度,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在线监测设施正常稳定运行。保证环保投入,抓好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问责,强化重点单位、重点设施、重点岗位管理,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14.构建职业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贯彻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从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抓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强化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评价和现场管控,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按规定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规范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和使用。做好职工岗前、在岗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完善职业健康档案等措施。
15.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宣贯“生命无价,安全至上”理念,扎实开展百日安全、“安全生产月”、“安全科技活动周”等各项活动。认真开展“安康杯”竞赛、不安全身心调适、师徒结对、家属联保、“情系安全手拉手”安全结对帮扶互助等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发挥各级党、工会、团组织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推动作用以及职工家属亲情感召的独特优势,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潜移默化地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和安全价值观。
(四)狠抓安全重点难点,提升事故防控能力
16.持续抓好以瓦斯管理为重点的“一通三防”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严格瓦斯零超限目标管理,做到瓦斯抽采达标,严防瓦斯超限,严禁瓦斯超限作业。落实瓦斯超限报警、断电、撤人、信息发送、分析整改、追究责任制度,赋予和落实调度员、安检员、瓦检员、班组长等紧急情况停电撤人权力。落实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全面做好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防突预测、综合防尘、防灭火管理等各个环节工作,提高“一通三防”管理水平。
17.巩固矿压防范工作成效。始终对矿压动力显现的严重危害性保持高度警觉,严格落实矿压防范科研与管理并重两个“五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执行公司《矿压动力显现防治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采取煤层注水、钻孔卸压、切顶爆破等卸压解危措施和个体防护、限员管理、设备限位管理等措施。认真抓好巷道交岔点、贯通、工作面初采、过构造带、破碎区、压力集中区等特殊作业地点顶板管理。
18.抓好水害超前防范治理。加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力度,运用物探、钻探等勘查技术,查明矿井采空区、周边小窑、主要含水层情况,对老空区积水必须划定警戒线和禁采线。做好煤矿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提高水害预测预报能力。在水害隐患严重区域必须执行“有掘必探、有疑必停、有险必撤、先治后掘(采)”措施,严防水灾事故。落实探放水“三专”规定(专项设计、专职队伍、专用钻机)。
19.持续加强机电运输管理。落实设备包机制和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加大机电运输设备日常检查维护与保养力度,确保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设备完好可靠,各类保护完善灵敏。严把机电运输设备采购关、入库关、入井关,杜绝不完好、非阻燃、非防爆、无煤安标志设备入井。加强供电系统设备、线路维护管理,落实停送电等制度,杜绝无计划停电。强化电气防爆管理,保证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符合要求。不断加大主提升设备的管理、巡检力度,切实抓好卡轨车、电机车、人车、小绞车提升运输管理,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等规定,确保提升运输安全。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开展机电运输小改小革工作。
20.切实加强化工生产安全管理。贯彻落实《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抓好安、稳、长、满、优生产。树立“无计划停车就是事故”理念,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管理,保证各类设备设施(包括备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生产装置开停车,确保生产装置安全长周期稳定运行。严格特殊作业审批管理,抓好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吊装、动土、盲板抽堵、临时用电等现场安全管理;落实液氨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加大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着火、爆炸及中毒等恶性事故的风险管控力度。
21.着力抓好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贯彻落实《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14版)》的各项规定,将风险预控措施与现场安全管理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三票三制”等各项安全防控措施,严防人身、设备事故;坚持“大故障不过天、小故障不过班”原则,及时消除发电机组运行期间的各类缺陷,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做好制氢站、氨区、油库等危险化学品区域的管控等各项工作。
(五)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安全治理能力
22.深化零星岗位、零散作业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零星岗位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抓好零星岗位、零散作业的日常巡查、监管,落实“两人及两人以上作业必须有一人负责安全”,确保零星岗位安全上岗、零星分散作业安全施工。配齐、配强重点岗位人员,提高重点安全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安检员、瓦检员、放炮员、调度员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工作表现、专业理论、业务技能等进行综合考核,对工作不称职、不合格人员及时淘汰调整。坚持抓好综放面设备回撤安装、大断面切眼掘进等重点工程、关键环节的现场安全管理,实行重点工程项目承包制、风险抵押、巡查督导等措施,确保安全施工。加大中夜班重点时段、双休日和节假日的安全监管力度,做好春节、国庆节、“两会”等特定时段的安全工作。
23.推进小窑灾害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公司小煤矿防治管理办法,实施小煤矿治理专项工程,落实采掘工作面过小煤矿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密切监控矿井周边小煤矿采掘动态,坚持采用井下探测观察、地面巡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理,严防小煤矿超层越界非法开采及小窑灾害引发事故。
24.开展基建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基建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落实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的安全责任,强化过程动态监管;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严格落实外包基建工程安全监管责任,严禁以包代管,确保外包工程安全施工。
25.开展民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实行对民用爆炸物品的全过程管控,严格执行爆破物品管理办法和领退、使用规定,严防火工品流失。切实抓好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落实规程和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等制度规定,从严控制井下零星爆破作业,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26.开展储煤场地等安全专项整治。落实公司储煤场地安全管理规定,不断强化地面储煤场地、选运系统的日常安全监管,扎实做好储煤场地防火、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洪、防垮塌等工作。切实加大对人员密集区、特种设备等安全检查力度,抓好消防、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监管,扎实做好“雨季三防”、“冬季三防”阶段性安全工作以及治安保卫、维稳等工作,确保生产、生活、环境安全。
(六)强力推进科技兴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27.加大安全科技攻关力度。针对影响制约集团公司安全发展的矿压防治、瓦斯防治、水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技术难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专业化服务和技术研究,依靠科技手段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严格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专款专用,确保重大灾害治理和安全改造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淘汰落后和禁止使用的设备、工艺。
28.简化优化生产系统。按照“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提效减人、有利于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原则,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化”融合,努力转变生产方式;对通风、提升、运输、排水、供电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减少工作面个数和井下作业人员,实现集约高效生产。倡导“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简单则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远程监控和视频监控范围,加快集中监控建设步伐,对运输大巷、斜巷提升、机房硐室等场所逐步采用集中监控,提高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水平。
29.强化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把技术管理与现场管理同等对待,健全完善安全技术资料,增强技术管理的科学性、超前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设计、规程、措施管理。改进采掘和地质基础管理,优化方案设计、工艺,达到最优效果。严把规程措施制定、审批和贯彻、执行关,确保法规标准和规程措施在作业现场得到有效执行,并根据施工现场动态变化及时对技术设计、安全措施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30.优化劳动组织管理。在生产矿继续推行“4 7 7”工作制(检修班4小时,两个生产班各7小时),力争取消夜班作业。科学安排生产工序,严格现场劳动组织管理,提高工时利用率,避免超时延点现象,切实保障职工的健康和休息权利。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1.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应急管理各项制度措施,确保快速有效处置各类事故灾害。按标准配备和更新应急救援装备,并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抓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维护、管理,确保正常可靠运行;推进监测系统集成化,实现生产、通风、安全监控的统一调度,做到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指挥协调快速有效。必须把危及安全时撤人作为一条铁律,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安检员、瓦检员、班组长和调度员具有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决策权和指挥权,严格执行“逢大暴雨天气井下停产撤人”等规定。
32.抓好应急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工作。优化应急预案编制,落实应急预案的指挥机构、责任分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做好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制定、应急值守、创伤急救等工作。组织开展实战化模拟演练,各生产施工单位全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季度至少开展两次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模拟演练。
33.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国家应急救援靖远队建设,运用模拟仿真、实战化演练等新技术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加大战备训练力度,组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与应急救援演练,熟悉服务矿井各生产系统,锻炼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功能综合的要求,抓好辅助救护队建设并保障应急救援基础装备。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月1日
供稿:靖煤集团公司k8凯发的文化建设部